
责任编辑:张玉权益类ETF规模 超千亿元基金公司出现长线资金借道布局特征显现经济日报 记者 周 琳今年10月以来,尽管基础市场走势持续震荡调整,但是股票型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受到资金大力追捧。Wind资讯显示,截至10月30日,A股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净申购份额达到199.43亿份,创下2018年以来的单月新高。在今年存量ETF净申购激增、新发ETF百亿认购资金的驰援下,目前非货币ETF规模已达3358亿元,一举突破3000亿元关口。其中,大盘蓝筹ETF、中小盘股ETF、国企改革ETF、债券ETF均有较大的规模增长。若算上香港子公司的RQFII-ETF,华夏基金旗下权益类ETF已超过1050亿元,为首家权益类ETF超1000亿元的基金公司,南方、易方达、华泰柏瑞等公司权益类ETF规模在300亿元以上,博时、华安基金公司旗下权益类ETF规模也比较大。
今天下午这个论坛以人工智能作为一个主题来探讨未来它到底是可以多大程度上替代我们保险业的从业人员,我想这个话题肯定在座各位也非常关心,因为我们自己也都是保险业的从业人员,不知道在座有没有看过去年前年比较火的一本书,《未来简史》,讲的就是随着将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99%的人都成了闲人,只有1%的人还在工作,被称之为叫神人。这1%的神人帮大家把所有的活都干了,剩下的99%的闲人就在那里享受生活,这可能是一种大胆的预测。但是从我们过去不管是时代的进步,从过去的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到未来可能是人工智能时代,不管是从工业1.0、2.0到今天的4.0,我想我们从历史的严格发展进程,可以看到是的,我们的产业是在不断的升级,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但是其实我们人类的工作使命,我们的任务我们的职能,我们工作的性质其实也在不断的升级。每一次升级带来的并不是大量的失业,而是人才结构的调整,大家可能要从事跟这个时代,跟这个技术,跟这个行业的发展相匹配的工作,所以关于组委会交给我们的命题作文,将来到底是替代还是怎么样,我是觉得说替代还太早,而且就算基于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言,当然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即便将来人工智能真正有了类人脑智能,真正能够成熟被应用,到了那个时候,人才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升级跟变化,我们一定还是会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做好,能够让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价值的工作,是一定继续存在的。
汇证:光大银行(06818)估值吸引 评级“买入”汇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光大银行(06818)估值吸引、交易银行业务力强,加上较同业更早规划资本,决定调升该行2018/19年盈利预测分别1.6%和1%,评级升至“买入”,维持目标价4.8元。
国会参众两院多名议员当天欢迎府院着手调查互联网巨头,认为大型企业掌控的权力理应接受审查。路迢迢多家媒体推断,调查将是漫长过程,政府监管措施和反垄断新法规可能数年后才能到位。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曾任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幕僚长的布莱尔·莱文告诉美联社,反垄断调查不会一蹴而就,最有可能的调查结果是政府加强对企业隐私政策等方面的监管。
这也就是说,公司的主营业务其实不赚钱,或者只能赚很少的钱。然而,从公司披露的产品毛利率情况来看,其传统软件业务的毛利率却超过80%,按理说应该是很赚钱的一门生意,拉低主营业务净利润的,是公司连年居高不下的三费支出。2018年公司营业总支出27个亿里面,就有18个亿是销售和管理费用。因此对于主营业务这块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公司的营收体量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主业创造的净利润却并不明显,有时甚至会出现亏损的情况,比如说公司的ERP云业务,目前就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
“这一年几乎就是在冰水里泡着”,“行业热度在下降,机构的投资也在收缩”。一位人工智能领域创业者对CV智识表达了真实感受到的市场寒意,他原本计划在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但结果并不如意。不缺人才和技术,缺的是钱,这体现在自动驾驶赛道上尤其明显。由人工智能领域权威学者吴恩达创办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在今年6月份被苹果以7700万美元低价收购。